经传多赢

证券行业研究框架报告

券商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中介机构,主要服务于投融资双方,收入来源包括手续费、利差和价差等。其业务涵盖经纪、投行、自营、资管和信用等多个领域,按资本投入可分为轻资产、重资产和资本中介业务,分别依赖手续费、价差和利差盈利。近年来,券商收入结构趋于多元化,佣金收入占比下降,投行及信用业务收入增长显著,资管收入保持稳定,自营投资波动较大,成为行业业绩的关键因素。 券商行业的表现高度依赖市场周期和宏观流动性,行业指数走势与上证综指紧密相关。历史数据表明,流动性宽松和政策利好是推动券商板块实现超额收益的核心动力。资本市场改革政策不断出台,为券商板块带来持续的催化效应,推动整体行业向更加规范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未来,券商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借助监管层“扶优限劣”和推动并购重组的政策支持,有望加快行业整合步伐,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建议重点关注那些具备资源整合能力的央国资头部券商和有扩张诉求的中型券商。但需注意资本市场改革进度、市场波动及行业竞争等风险可能对行业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

11-25

乳腺癌治疗升级投资新机

乳腺癌市场潜力巨大。中国每年新增乳腺癌患者超过35万人,G7国家新增患者近65万人,市场基数庞大。预计到2030年,全球乳腺癌市场规模将达到699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达17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0%和8%。随着治疗手段不断进步,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国内乳腺癌药物经历了从传统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到抗体药物,再到靶向药和ADC药物的升级换代。2020年国产HER2单抗药上市,逐步替代进口药品。2024年,国产HER2 ADC和多靶点靶向药物将陆续推出,新药带来的生存期延长将推动市场快速增长。 乳腺癌主要分为HER2阳性、HR阳性和三阴性三类。HER2 ADC和CDK4/6抑制剂市场规模均超百亿美元,具有广阔发展空间。恒瑞医药和中国生物制药布局全面,贝达药业则专注CDK4/6抑制剂等创新药物。投资需关注同质化竞争、临床效果及药物安全性等风险。

11-25

建行房地产不良率双降平稳

扩表速度进一步放缓,资产结构得到优化调整。建行贷款保持超过10%的同比增长,而同业资产则同比下降了25%,显示出资产配置更加合理。科技型企业贷款较2023年末增长12.31%,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同比提升21.19%,反映出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大。 成本控制表现良好。2024年第二季度成本收入比为24.04%,保持较优水平。员工成本同比有所下降,并且持续加强对基层员工的关爱力度;同时,其他业务及管理费用同比减少7.22%,公司在积极推进战略和拓展客户的基础上,有效压缩了非核心开支。 资产质量稳定,风险控制有效。2024年二季度末不良贷款率较一季度下降1个基点至1.35%,拨备覆盖率提升至238.75%。关注类贷款占比较2023年末下降37个基点至2.07%,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下降44个基点至5.20%。基于盈利预测和估值模型,给予合理价值区间7.21-8.27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风险方面需关注企业偿债能力下降及监管政策变化。

11-25

2024年8月非制造业景气回升

2024年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降至49.1%,继续处于收缩区间,反映市场需求不足。新订单指数创新低至48.9%,生产指数同样回落至49.8%。受高温多雨和传统淡季影响,制造业生产承压。进出口虽有所波动,但整体内外需依然疲软。同时,原材料购进价格下滑幅度大于出厂价格,缓解了企业盈利压力;库存水平持续下降。 非制造业方面,商务活动指数小幅上升至50.3%,景气度略有回升。服务业受暑期消费推动,指数升至50.2%,重回扩张区间;建筑业则因天气因素增速放缓,指数回落至50.6%。综合PMI略降至50.1%,制造业景气度下降幅度大于非制造业的提升,使总体景气水平略有下滑。 总体来看,8月制造业收缩态势延续,主要受需求不足及气候影响。展望未来,随着“两新”政策持续发力及生产旺季到来,制造业收缩有望放缓。但政策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加之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出口端可能面临压力,需密切关注相关风险。

11-25

神州信息:银行IT受压 软服稳增

神州信息发布了2024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40.96亿元,同比下降3.55%;归母净利润亏损0.77亿元,较去年同期出现由盈转亏的情况,毛利率为13.49%,同比下滑3.28个百分点。第二季度营收23.28亿元,同比增长1.88%,但净利润仍为亏损0.20亿元,毛利率下降至11.93%。整体财务表现承压,主要受银行业信息化预算放缓影响。 金融软服业务仍保持稳步增长,2024年上半年金融行业营收20.13亿元,同比略降0.83%,其中软服业务收入增长19.69%至15.88亿元,签约额和已签未销金额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分别增长10.84%和20.53%。此外,公司大客户战略推进顺利,金融领域头部客户收入和订单规模显著提升,海外业务也取得重要突破,与多家国际银行达成项目合作,为海外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结合当前行业形势,公司2024-2026年营收预计分别为118.84亿元、122.62亿元和129.6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亿元、3.02亿元和4.03亿元,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24.89%。鉴于公司在金融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先地位,计划通过简易程序募资3亿元,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维持“增持”评级。但需关注行业竞争加剧及技术产品不及预期的风险。

11-25

奥士康业绩稳 服务器+AIPC驱动成长

公司发布2024年上半年财报,实现营业收入21.47亿元,同比微增5.2%;归母净利润为2.22亿元,同比下降20%,扣非净利润亦有所下滑。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4.68%和10.36%,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显示利润率承压。第二季度营收达到11.71亿元,同比增长13.1%,但净利润继续下滑,表明公司盈利能力短期内面临挑战。 公司积极布局服务器、AIPC及汽车电子领域,未来成长动力充足。在数据中心及服务器方面,重点发展AI服务器及高端服务器产品,进行技术升级,提升批量生产能力。AIPC领域聚焦HDI技术和通孔工艺的突破,具备批量生产能力。汽车电子方面,公司储备了新能源汽车及车域控制器相关技术,强化产品研发实力。 为扩充高端产能,公司与日系PCB龙头名幸电子合作,共同建设泰国工厂,名幸电子拟持股不超过14.9%。同时,计划向广东基地增资4.5亿元,用于年产96万平HDI产能建设,推动结构优化及技术提升。尽管面临宏观不确定性,公司2024-2026年净利润预期调整,仍维持“买入”评级,但需关注产能及市场开拓等风险。

11-25

国金晨讯简报

九月份的市场策略聚焦于利率政策的变化。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弛指出,若九月能够实现明显降息,将成为市场进攻的“号角”,助力投资者增强信心,推动市场回暖。与此同时,电新首席分析师姚遥从美国光伏储能市场出发,强调尽管政策存在波动,但装机量持续增长,优势企业表现优秀,市场预期渐趋修复。此外,姚遥还深入分析了帝尔激光的创新应用,该公司率先将激光技术应用于光伏制造,带动BC技术的革命性进步。 针对具体企业的业绩表现,机械首席分析师满在朋点评了中国船舶和中国动力2024年中报,指出上半年两家公司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尤其是高端船舶的占比不断提升,显示出行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增强。公用事业方面,分析师张君昊表示,随着二季度来水情况的改善,长江电力的业绩同比显著增长,表现稳健。 电新板块多家企业的中报也备受关注。姚遥点评了通威股份、隆基绿能及晶科能源三家公司,指出通威股份通过收购润阳完善了产业链的一体化布局,巩固了双龙头地位;隆基绿能虽然受大额减值影响业绩,但财务状况依然稳健;晶科能源则凭借TOPCon技术优势和全球化战略,竞争力持续提升。房地产板块方面,首席分析师池天惠指出招商蛇口尽管当期营收及利润有所下滑,但投融资和销售端表现稳健,财务安全性良好。

11-25

珀莱雅大单品升级焕新与品类扩展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01亿元,同比增长37.90%;归母净利润7.02亿元,同比增长40.48%。其中,第二季度收入28.20亿元,同比增长40.59%,归母净利润3.99亿元,同比增长36.84%。多品牌齐头并进,线上渠道增长显著,线上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达46.80亿元,同比增长40.52%。 在品牌表现方面,主品牌珀莱雅收入39.81亿元,同比增长37.67%,核心单品“红宝石”“源力”持续升级,推动大单品销售;子品牌彩棠、OR、悦芙媞收入分别为5.82亿元、1.38亿元和1.61亿元,均实现较快增长。彩棠强化彩妆品类竞争力,OR和悦芙媞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形成多点开花的发展格局。 公司毛利率为69.82%,较去年略降0.69个百分点,主要受618促销周期延长影响。销售费用率上升至46.78%,系达播占比增加及抖音投放效率下降所致。整体净利率稳定在14.47%。公司不断丰富品类布局,强化大单品矩阵,积极拓展新兴渠道及海外市场,展望未来有望成为首个百亿规模本土美妆集团,维持“买入”评级。

11-25

中航沈飞净利稳增利润率提升

中航沈飞公司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财报。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216.25亿元,同比下降6.59%,但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6.18亿元,同比增长8.3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5.88亿元,增长10.51%。负债总额为308.15亿元,同比减少6.07%,货币资金为83.11亿元,同比下降29.72%,应收账款大幅上涨65.74%,而存货则减少了26.88%。 营收方面短期受到合同签订进度的影响有所下滑,但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实现提升,分别达到12.53%和7.47%,同比分别增长2.1个百分点和1.11个百分点。公司加大了自主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8.73%,达到5.68亿元,显示出强化跨代技术创新的决心。 随着我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更新换代需求加快,三代半战斗机歼-16继续作为空军主力机型,舰载隐身战斗机歼-35和多用途舰载机歼-15需求旺盛。预计2024至2026年每股收益(EPS)将稳步增长,公司估值具备吸引力,维持“买入-A”评级。但需关注主力机型列装及生产交付进度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11-25

华锡有色锡锑双涨半年报亮眼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60%;归母净利润达3.5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亿元和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0%和182%,环比分别增长34%和78%。主要得益于锡、锑产品量价齐升,带动整体业绩大幅提升。展望全年,受供需紧张格局影响,锡、锑价格预计持续高位,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7.28亿、8.22亿和10.9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在锡锑产品方面,2024年上半年锡锭产量达5152.41吨,同比增长超过一倍,尽管第二季度因冶炼厂检修导致产量环比下降,但市场价格环比上涨21%,带动毛利稳步提升。铅锑精矿产量亦表现良好,二季度产量大幅恢复,价格分别上涨11%和33%,毛利同比增长27%。两大板块的价格走势和产量提升共同驱动公司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锡锑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全球供应趋紧。2023年全球锡矿产量下降超过5%,主要供应国印尼和缅甸供应受限,需求端半导体行业开始复苏,供需形势依然紧张。锑矿产量微跌且国内供应受限,受俄罗斯极地黄金进口影响加剧。随着下游光伏需求持续增长,锑资源供应面临较大压力。公司未来需关注扩产及资产注入进度不及预期等风险。

11-25
  • 1
  • 2
  • 3
  • 4
  • 5
  • 6
  • 2000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诊股
    • 中际旭创
      诊断评分: -
      短线操作机会,注意快进快出。
    • ST特信
      诊断评分: 90.33
      短线操作机会,注意快进快出。
    • 工业富联
      诊断评分: 85.67
      短期内注意主力资金出逃,建议低仓少操作。
    • 京东方A
      诊断评分: 84.67
      短期内注意主力资金出逃,建议低仓少操作。
    • 蓝色光标
      诊断评分: -
      短线操作机会,注意快进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