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传多赢

汽车2月销量回升,新能源和出口景气度高

2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3.5%,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7.3%。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03.2/197.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9%/13.5%。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2.5万辆,同比增长57.3%,渗透率高达26.6%,表现出韧性。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HEV混动市场增长动力不足,同比下降4.2%。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3.4%,但环比增长15.2%,单月占比达53.9%,同比增长10.1个百分点。出口量同比增长93.0%,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4.6倍,占比出口总量的25.4%。 预计到2023年,国内汽车整车销量将达到2760万辆,同比增长2.8%;乘/商用车销量分别为2408/352万辆,同比增长2.3%/6.7%。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900万辆,同比增长31.1%;BEV/PHEV销量分别为666/234万辆,同比增长24.5%/54.5%。2月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达到30.3%,中/大型车、紧凑型车、小型车、微型车四个细分市场新能源车占比分别为43.1%/39.7%/6.0%/7.7%。 建议关注整车推荐标的【比亚迪、广汽集团、长城汽车】以及汽车设计领域的【阿尔特】。风险提示包括宏观经济下行影响汽车需求、新车型上市表现不及预期、混动市场表现不及预期、汽车出口不及预期、价格战拉低盈利、新能源渗透率不及预期等。

03-20

中国平安:NBV渠道占比大增 投资面临压力

中国平安发布了2022年的财报,其中全年营收为1.11万亿,同比下降5.9%;归母营运利润为1484亿,同比增长0.3%;归母净利润为838亿,同比下降18%(前三季度下降6.4%);新业务价值为288亿,同比下降24%;总市值为1.42万亿,同比增长2%;每股现金股息为2.42元,同比增长1.7%;股息率为5.3%。尽管新业务价值增长符合预期,但总市值和净利润略低于预期。 在寿险和健康险领域,平安持续转型渠道,代理人人数大幅下降但收入提升,代理人队伍也逐渐优质化。尽管个险新业务价值下滑,但在银保渠道和创新渠道的贡献下,新业务价值有所提升,未来还将继续推动增长。在产险领域,保证保险赔付率大幅上升,综合成本率破百,但我们预计在未来的一年中,保证保险费用率将得到一定的控制,综合成本率将有所改善。 从投资角度来看,平安的净投资收益率相对稳定,但总投资收益率有所下降。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但利润贡献逐步增加。在资管和科技板块方面,资管投资收益有所减少,净利润同比下降72.7%。 我们认为,在疫情和房地产政策落地之后,代理人面对面的销售行为将有助于保险产品需求的全面复苏。储蓄型产品的销售将促进代理人与潜在客户的高频接触,从而为之后新产品或高业务价值率产品的销售做好铺垫。我们预计,公司的业务将持续增长,因为负债端和资产端均处于低位。尽管代理人人数仍处于底部位置,但我们相信拐点即将到来。因此,我们给予公司“买入”评级,认为公司的股息率维持在5%以上的水平,相对配置较为优秀。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长端利率持续下行;代理人脱落超过预期期;保险销售不及预期;监管政策发生变化;业绩预测和估值判断不达预期等。

03-20

机械行业:两会强调技术攻坚,国企价值重估

中国两会强调了核心技术攻坚和国企改革,这为自主可控和国企价值重估提供了投资机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将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安排将有助于基建和制造业投资的发展。另外,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壮大也将成为投资重点。机械设备领域的数控机床、刀具和机器人等将具备较强的投资机会。国有企业治理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将推动国有企业估值回到合理区间。 2月挖机销量的边际改善预示着设备需求有望持续复苏。2023年1-2月,我国销售了31893台挖掘机,同比下降20.4%。社融数据显示,2月我国社融继续超预期,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1.11万亿元,同比多增6048亿元。基建和制造业融资需求的保持强劲态势,以及项目开工情况的逐步好转,将带动设备需求持续复苏。随着我国疫情影响的基本消除,基建投资保持稳定增长,房地产政策的拐点“三支箭”也有望提振供需两端。预计2023年,国内挖机销量将持平或微降,出口将继续保持增长。 国资委启动了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在这个行动中,国有企业应该着重改革攻坚,包括提质增效稳增长、实施创新驱动、产业优化升级和服务大局等方面。这将有助于国有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参建“一带一路”等战略支撑作用。投资建议包括持续看好制造强国和供应链安全趋势下高端装备进口替代以及双碳趋势下新能源装备领域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机械设备领域的数控机床、刀具、机器人和半导体设备等,以及新能源领域的光伏设备、风电设备、核电设备和储能设备等。同时,新能源汽车带动的汽车供应链变革下的设备投资也值得关注。风险提示包括制造业投资低于预期和政策支持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

03-20

国药一致业绩符合预期 2023年逐步恢复

一、公司业绩相对稳健,2022年营业收入达734.4亿元,归母净利润达14.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达14.2亿元。考虑到疫情的逐步消除,预计2023年院外客流及院内诊疗量将有所恢复,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好转。因此,我们维持增持评级,上调2022-2024年EPS至3.47/3.99/4.58元,上调目标价至55.86元,对应2023年PE14X。 二、零售板块业绩有望进一步恢复。2022年零售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41.06亿元,净利润3.5亿元,净利率1.45%。2022年Q4零售板块实现收入74.5亿元,净利润1.4亿元,净利率1.88%。虽然2022年Q1-3因疫情影响业绩承压,但Q4得益于疫情放开导致的用药需求提升,预计2023年业绩有望进一步恢复。 三、分销板块因院内诊疗量下降而承压,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501.99亿元,净利润10.31亿元,净利率2.05%。2022年Q4分销板块实现收入115.7亿元,净利润2.39亿元,净利率2.07%。虽然2022年Q1-3分销板块恢复较好,但2022年Q4因疫情增速回落。预计2023年带量采购及疫情影响均边际减弱,分销板块有望逐步恢复。

03-20

航空机场2月数据:国内客座率提升,国际短途超预期

各航司公布了2月的经营数据,总体而言,与上月相比,数据表现有所改善。国内航线方面,各航司的运力投放已经超过了去年同期的水平,而客座率也有所提高。国际航线方面,运力投放的恢复速度较快,尤其是短途国际航线的恢复进度超过了预期。 国内航线的供给投放已经基本到位,一些航司正在为备战国际线而收缩新航季的国内时刻。考虑到目前的运力投放水平已经达到了去年同期的110%左右,各航司都没有太大动力继续增加国内航线的投放。预计后续的运力投放会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微调。若航班换季后国际航线恢复超预期,国内航线的运力投放还有可能略微下降。 各航司的客座率已经站稳了70%左右,现金流压力也有所缓解。2月各航司的客座率环比继续回升,国东南三大航的客座率分别提升了3.1%、5.3%和4.1%。各航司的客座率都超过了70%,且还有继续提升的势头。由于需求回暖,航司低价销售机票的情况明显减少,行业疫情期间遭受的现金流压力得到显著缓解。

03-20

道森股份拟投10亿建高端装备制造项目

子公司洪田科技与江苏省南通港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拟投资10亿元建设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其中自有资金2-4亿元,直接或间接融资6-8亿元。该项目将依托真空技术平台,提升复合和传统铜箔设备的产能,并夯实业绩基本盘。预计2023年,子公司洪田科技将推出第一台复合铜箔生产设备,逐步产业化。 铜箔行业仍处于高速增长期,主要系相较于电池厂的资本开支,铜箔相对滞后,2022年铜箔新扩40万吨左右,按照1GWh 700吨铜箔,则1万吨铜箔对应14GWh,40万吨即为560GWh。预计2023年新增扩产约30-50万吨,后续道森依托产能扩张和铜箔减薄趋势下的技术领先,市场份额会进一步提升。目前市场主流厚度是6微米,4.5微米已经达到10+%的渗透率,道森的设备已能稳定生产3.5微米铜箔。 我们维持道森股份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1和3.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54、28和18倍,维持“增持”评级。风险提示:新品拓展不及预期,下游扩产不及预期。

03-20

毕得医药:领先分子砌块、扩SKU扩渠道提升市占率

一家分子砌块和科学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业绩快速增长。公司主要从事药物分子砌块和科学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规模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公司2019-2021 年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速达到54.94%,2022 业绩快报显示全年公司实现营收8.34 亿元,同比增长37.55%,归母净利1.46 亿元,同比增长49.43%,扣非归母1.37 亿元,同比增长52.22%。 随着全球新药研发难度的不断提升,药物分子砌块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分子砌块作为化学药物研发的起点,伴随着药物研发全流程。药物分子砌块行业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前景,据Nature Reviews估计,到2026年,全球药物分子砌块的市场规模将为546亿美元,2020-2026年行业CAGR达到3.6%。公司是国内产品库最大的药物分子砌块供应商之一,产品丰富度行业领先。同时,公司积极开展全球布局,在美国、欧洲、印度等全球新药研发高地进行区域中心布局,2019~2021 年境外收入复合增速达到65%,2021年境外收入占比达到46%。全球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1.45/2.05/2.80亿元,同比增长48.9%/40.9%/36.6%。基于公司市占率提升及海外市场发力,给予2023年PE 50X,对应市值102.5亿元,对应每股目标价158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下游客户研发进度放缓,境外经营,汇兑损益,技术人员流失等。

03-20

2023年经济复苏计划:解决当下问题,促进发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审查委员会提交了《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报告指出,2022年取得了抗击疫情和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等十大成果,但经济和社会仍面临总需求不足、结构性约束等六大问题。2023年,将着力提升内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强化科技创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民生保障等五个方面的工作内容。 在经济方面,报告提出了新增3.88万亿元赤字规模约束,比3%赤字率约束力更强。此外,单位GDP能耗降低2%左右,但要实现“十四五”规划提出的13.5%的能源消耗降低目标,2023至2025年年均需要下降3.8%。因此,未来的工作重点将包括控制能源消费增速、提升内需、推进对外开放、强化科技创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加强民生保障。 总的来说,这份报告旨在总结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明确2023年的重点工作方向。报告指出了当前经济和社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未来的工作将着力于提升内需、推进对外开放、加强科技创新、深化金融改革和保障民生,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03-20

百度、微软发布商业应用,计算机行业点评

3月16日,百度和微软分别举行了发布会,推出了文心一言大模型和Microsoft 365 Copilot。其中,微软的Copilot可以嵌入Microsoft 365全家桶中,帮助用户完成各种创作和分析工作,并以聊天对话框的形式展示给用户。百度的文心一言大模型则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文字,输出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内容。该模型已经吸引了650家伙伴加入生态,其中金蝶国际成为了首批内测文心一言的生态伙伴,并与微软OpenAI联手进行测试场景。 近期,头部公司密集发布类ChatGPT产品,特别是微软将GPT嵌入至自身的搜索引擎、浏览器、全家桶等产品当中,商业应用进一步加速落地,不断超市场预期。建议密切跟进类ChatGPT商业应用落地的进展,从算力、算法、数据、应用场景等要素出发关注相关领域的公司,如金山办公、同花顺、科大讯飞、紫光股份、宝信软件等。 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技术推进不及预期、商业应用推广不及预期等。

03-20

欧元区金融风险:概率低但要留意尾部风险

瑞信股价持续下跌,市场对其盈利能力和风控能力存在担忧。然而,瑞信的财报数据显示其CET1比率和流动性覆盖率仍符合监管要求,且优于可比公司。目前,瑞信风波的金融风险并未扩散至其它主要金融机构。瑞士央行已承诺向瑞信提供流动性,瑞信也将向瑞士央行借款多至500亿瑞郎。然而,瑞信作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其业务广泛且复杂,对其它金融机构形成的风险敞口可能难以及时估量。欧央行未来也会密切留意金融风险事件非线性发展的可能性。 美国11家银行将联合向第一信托银行存入300亿美元,初步承诺期为120天。拉加德表示,市场动荡可能冲击信用状况并挫伤信心,经济成长偏向于下行风险。耶伦在国会强调美国银行体系依然稳固,财政部正在密切监控美国银行业的信贷收缩风险。这些消息都显示出当前全球金融市场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内地公布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加强党对金融和科技业统一领导。据悉,中国允许部分货币经纪商恢复向一些固收软件提供债券报价。中国国资委印发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英国据称出于安全考虑将禁止在政府手机上使用TikTok。这些消息都反映出当前全球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快速变化和不确定性。

03-20
  • 1
  • 2
  • 3
  • 4
  • 5
  • 6
  • 106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诊股
    • 顺网科技
      诊断评分: 91.67
      短线操作机会,注意快进快出。
    • 药明康德
      诊断评分: 85.33
      短线操作机会,注意快进快出。
    • 亿道信息
      诊断评分: 95
      短线操作机会,注意快进快出。
    • 华如科技
      诊断评分: 77.33
      短线操作机会,注意快进快出。
    • 卡莱特
      诊断评分: 83
      短线操作机会,注意快进快出。
    经传AI诊股
    经传AI诊股
    经传AI诊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