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1日电,2025年4月29日,安培龙接受来自上海道合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87家机构的调研,本次调研采取特定对象调研,网络会议的形式,会上董事长、总经理 邬若军,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 张延洪,证券事务代表、投资者关系经理 彭碧泳回答了相关问题:
问题1:请介绍一下公司2024年度公司经营业绩情况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的经营业绩情况。
回复:2024年年度,受益下游汽车行业及家电行业的双增长,同时随着公司新客户新产品的业绩释放,同时公司通过新品研发、工艺改善、市场销售拓展、降本增效、规范管理等综合举措,确保了公司营业收入以及净利润双增长。
2024年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94,016万元,同比增长25.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64万元,同比增长3.3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60万元,同比增长2.0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023万元,同比增长5.70%;销售毛利率为32.24%,同比提升了0.41个百分点。
2025年度第一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6,127万元,同比增长42.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37万元,同比增长59.4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56万元,同比增长63.85%。
为积极回报股东以及各位投资者,公司2024年度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总股本98,401,985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上述分配预案已经公司董事会通过,尚需股东大会批准后实施。
问题2:请具体按各产品以及应用行业分解一下公司2024年度的各业务板块的情况。
回复:
1、按产品类别分析:
(1)压力传感器已成为公司增长快速且已成为2024年公司营收贡献最大的产品品类。
2024年度,公司压力传感器实现营业收入46,800万元,同比增长32.17%,占总营收比例为49.78%。
(2)受益于家电智能化需求增长及以旧换新政策红利,叠加在汽车零应用领域的市场拓展力度,2024年度,公司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实现营业收入为45,440万元,同比增长23.00%,占总营收比例为48.33%。
(3)2024年度,公司氧传感器及其他产品实现1,776万元,同比下降22.94%,占总营收比例为1.89%。
2、营收按下游应用行业分析:
(1)在汽车应用场景,公司共实现52,005万元,同比增长32.84%,占总营收比重进一步提升,达到55.31%。
(2)在家电应用场景,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30,318万元,同比增长19.34%,占总营收比为32.25%。
(3)储能及其他行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1,693万元,同比增长15.72%,占营收比为12.44%。
3、营收按销售区域分析:
2024年年度,公司境内共实现营业收入为79,685万元,同比增长124.53%,占营业收入比为84.76%;实现境外营业收入为14,312万元,同比增长34.30%;占营业收入比为15.24%。
问题3:2024年各项资产减值是否合理?
回复:基于谨慎性原则,结合相关客户的信用状况、回款风险等因素,综合评估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2024年严格遵循会计准则等的要求,公司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合计为26,791,389.09元,将导致公司2024年利润总额减少26,791,389.09元,占公司2024年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为2.22%。其中,主要针对客户回款风险,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4,563,159.63元。
问题4:公司如何维持公司的毛利率水平?
回复:2024年,公司毛利率整体波动不大,主要得益于智能制造端的精细化管控与市场端的结构性突破。未来,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将受客户结构、产品结构、产品价格、原材料价格、人力成本、规模效应、友商竞争等多重因素动态影响。公司将会通过技术降本、优化产品和客户结构、开发新品、通过自动化提高人效、加强费用控制等多措并行维持合理、健康的整体毛利率水平。
问题5:公司未来是如何规划海外市场的?
回复:全球化将是公司重要发展战略。目前公司境外销售产品主要包括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公司主要海外配套服务的终端客户包括绿山咖啡、雀巢咖啡、法雷奥、Stellantis、捷温、北美某知名新能源汽车主机厂等客户,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汽车、家电、工业控制以及通信设备等。公司目前已在欧洲比利时成立了全资子公司。目前公司正在有序推进泰国传感器海外生产基地筹建工作,计划建成投产后将承接公司部分海外客户相关产品的产能,未来公司将有更多的产品从海外工厂直接供应。未来,公司将积极把握好国际市场发展机遇,大力拓展海外市场,主动与全球范围内的汽车主机厂、汽车零部件、家电等下游客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持续提高海外市场销售占比,提升公司的品牌效应,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问题6:公司2025年的展望及发展规划?
回复:2025年,公司将依托核心技术优势及前瞻性战略布局,加速向全球领先的智能传感器解决方案提供商迈进。面对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储能及机器人等领域的爆发性需求,公司将以技术发展为驱动,推动各产品线协同发展,构建多元化增长引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附加值、高可靠性的传感器产品。
1、核心业务增长业务:压力传感器是公司营收的核心业务增长业务。公司的压力传感器包括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MEMS压力传感器、玻璃微熔压力传感器。主要几个方面:
(1)依托汽车热管理、动力系统等应用领域的存量客户份额提升与新客户项目量产,叠加商用空调、储能液冷领域突破。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中压)有望实现增长;
(2)MEMS压力传感器(低压)受益于海外知名主机厂真空度/压差传感器的规模化交付(SOP量产)及咖啡机等消费领域客户订单放量,2025年营收增速将加快;
(3)玻璃微熔压力传感器(高压)在GDI高压共轨、EHB刹车及悬架系统等项目落地,将推动该产品线2025年实现从"技术突破"到"批量交付"的跨越式发展。
2、稳健基石业务: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持续发力
在新能源转型浪潮下,公司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将深度受益于光伏、储能、充电桩温控市场的渗透率提升,同时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交付规模扩大(如电池热管理系统)将巩固业务基本盘。叠加家电智能化升级、以旧换新政策红利及海外出口需求回暖,该业务有望实现稳健增长,成为公司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
3、新兴增长领域:氧传感器与力传感器蓄势待发
(1)氧/氮氧传感器进入关键验证期:国内头部主机厂前装氧传感器项目已于2024Q4启动量产交付,6—8个月验证周期后将于2025年下半年加速放量,打开增量空间。氮氧传感器随着公司在柴油车发动机和尾气后处理芯体技术的突破,将会对氧传感器及氮氧传感器的营收提供助力。
(2)力传感器聚焦高价值场景:基于MEMS硅基应变片+玻璃微熔工艺的EMB刹车力传感器已进入国内头部车企装车试验;机器人领域单向力/力矩传感器与多家客户完成技术对接,六维力传感器研发进展顺利,有望在工业自动化场景实现突破。
展望2025年,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重点突破车规级传感器芯片自研、MEMS工艺优化及多维度传感融合技术,夯实技术壁垒。同时,加速泰国生产基地建设,推进海外销售本土化战略,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应对地缘风险并提升国际客户响应效率。
依托智能化、电动化、全球化的战略纵深,公司力争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0%,持续为股东、客户及合作伙伴创造长期价值,实现技术纵深与全球化双轮驱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