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1日电,2025年4月29日,三一重能接受来自中国银河证券等18家机构的调研,本次调研采取路演活动,线上会议的形式,会上三一重能董事长 周福贵,三一重能董事、总经理 李强,三一重能董事、财务总监 张营,三一重能董事会秘书 周利凯回答了相关问题:
问题1:公司预计 2025年风电行业装机量是什么水平?公司对于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市占率有什么样的预期?
2025 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根据风电行业数据统计,公司预计 2025 年国内行业风电装机量将超 100GW,出货量甚至有可能达到130GW。公司 2024 年国内新增装机量为 9.15GW,国内市占率为10.52%,同比提升 1.18 个百分点。截至 2024 年底,公司国内陆上风电在手订单超过 24GW,海外订单近 2GW。此外,公司于2025 年一季度取得了海上风电订单的突破,取得 450MW 的海上风电订单。公司预计,公司2025年国内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主要原因是,2025 年国内风电行业新增装机量将创历史新高,公司在手订单充足,2025年的新增装机量将同比大幅提升。海外订单交付周期比国内订单长,未来受美元利率下降影响,海外风电项目进度将加快。由于公司2024年海外销售规模基数较低,预计公司 2025 年海外订单交付量较 2024 年将会有比较高的增长;从2026年开始,公司海外的新增装机量预计将会有显著增加。同时,公司重点关注海上风电领域,我们希望并力争在2025年实现1GW海上风电新增订单。
问题2:公司2025年一季度出现亏损,请问是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是否会得到改善?
2025 年一季度亏损主要是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2025年一季度无电站产品销售;二是,2025 年一季度交付的订单包括 2024 年较低中标价格的订单,风机销售毛利率下降;三是,风电行业具有季节性,四季度收入约占全年一半左右,一季度收入在全年占比较低,但是研发费用、管理费用等费用金额各季度间分布较均衡,导致一季度期间费用率显著高于全年。2024 年 10 月,国内 12 家风电整机商达成共识签署了《自律公约》,拟解决低价恶性竞争、合同条款明显有失公平等问题。到目前看,行业的整机商都在遵守公约,2025 年至今的中标价格有较为明显的回升。2024 年前三季度,全行业风机中标价格探底。2024 年第四季度以来,风机订单中标价格逐步回升,未来随着该类订单的交付,包括公司在内的整机商的风机盈利水平都将得到提升。同时,今年零部件议价工作已完成,除部分有保供需求的零部件降本空间有限外,公司仍能通过降本实现毛利率的改善。此外,海上及海外风机的毛利率优于国内陆上风机毛利率,随着海上及海外风机订单的交付,公司风机毛利率也将进一步改善。尽管《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电价政策(136 号文)")短期内对电站产品销售有一定影响,但从长远看,风电上网电价保持稳定的可能性较大。支撑电价的是火电成本,然而火电价格较为明确且不会大幅下降。因此,风电电站产品仍是良好的投资选择。
问题 3:请问公司 2025年将采用什么样的竞争策略?
2025 年,公司将持续保持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加强研发团队建设,建设海外研发团队,建立系统性的产品规划和试验验证体系,例如 2024 年公司 35 兆瓦级六自由度风电整机试验台的投运,以及韶山叶片灯塔工厂的建设,都为公司风机安全高效、可持续运行 20-25年甚至 30年提供强大的支撑,保证产品竞争力持续领先。此外,公司将加强营销能力建设,创新营销模式,构建强大的团队,提升国内市场份额。提升质量与服务能力,提升产品性能和发电能力,进而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品牌溢价。深化全球化布局,三一在全球化方面有超过20年的经验,有助于重能国际化顺利推进。持续推进智能制造和低碳化,推动公司风机产品率先符合欧洲等高端市场的需要。公司坚持风电长跑思维,坚持把研发、营销、质量、服务等核心能力的提升放在战略高位,专注技术领先,提高产品性能,从而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地位。
问题 4:电价政策(136 号文)的出台对风电电站产品销售价格有影响,公司如何判断这个影响?公司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公司认为,电价政策(136 号文)将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市场、上网电价由市场形成,并配套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从整体看电价政策对风电行业的影响小于光伏行业,部分地区对风电上网电价可能会略微下调。但是从长远看,风电上网电价保持稳定的可能性较大。短期内,风电电站产品销售会阶段性的有些放缓,但是未来还是会恢复的。对于收购电站产品的公司来说,风电电站产品的发电可实现稳定的现金流,并且在资金成本较低的情况下,投资风电电站产品的回报还是比较好的。公司认为电站产品仍然值得长期投入,不论是自持还是出售,回报率都是相对较优的。
问题 5:根据公司 2025年一季报,截至 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的存货余额约 70 亿元,较期初增幅较大,请问存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公司 2025年一季度末的存货约 70亿元,较期初增加了约 18亿元,主要是原材料和产成品各增加 5 亿元,在制品增加 2 亿元,以及作为存货核算的电站产品余额增加。主要原因是,2025年行业交付规模增长,公司预计生产量将增加,提前为生产及订单交付备货。
问题 6:电价政策(136 号文)出台后,行业更加关注风机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从目前行业统计情况看,2025年第一季度风机招标价格提升了5-10个点,请问招标价格提升的原因及逻辑是什么?
自 136 号文出台后,市场预计风电电站的交易电价将有所下降。站在整机厂商的角度,需要通过提价来平衡盈利。同时,行业解决低价恶性竞争、追求高质量发展也是一个重要推动力。大型国企等越来越多的业主开始倾向于度电成本最优和机组高质量、高性能的标准,不再以最低价作为评标获得高分的决定因素,也促使了价格的相应变化。
问题 7:从中长期角度,公司风机毛利率将处于何水平?
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风机招投标价格触底。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国内风机中标价格逐步回升,从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角度,随着前述订单的交付,叠加海上和海外市场的产品毛利率优于国内陆上风电的因素,公司风机的中长期毛利率水平预计将会提升。同时,公司在研发、采购、制造等各经营环节降本增效,将推动毛利率水平实现进一步提升。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高效的管理和经营策略,公司的盈利能力将会保持优势。
问题 8:公司 2024年获取了近 2GW的海外订单,请问公司2025年海外出货量及收入将是什么水平?
海外风机订单交付周期比国内长,海外订单的出货交付速度受业主融资成本的影响。预计未来受美元利率下降影响,海外风电项目的投资收益率会上升,业主将加快建设进度。由于公司2024 年海外销售规模基数较低,预计公司 2025 年海外订单交付量较 2024 年将有较高的增长;从 2026 年开始,公司海外的新增装机量预计将会有显著增加。公司目前已经取得了乌兹别克斯坦 1GW 的绿地项目开发权,在东南欧也有项目在推进。公司海外资源开发、风机销售业务开展都比较好,预计未来海外业务对公司收入的贡献比重将逐渐增大。
问题 9:目前行业呈现风机大型化趋势,请问 8MW 以上的机型占比提升将会是什么样的趋势?
从招标情况看,截至目前,三北等高风区域的风机机型逐步发展到 10MW;低风区域机型基本上都是不小于 5MW 的,7-8MW 偏多。从行业整体看,2025 年,8-10MW 的机型占比约到40%-50%,大机型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
问题 10:公司营业收入规模持续提升,2024 年费用率下降,请问公司 2025年费用率将是什么表现趋势?
公司一直在加强成本费用管控,通过供应链协同、研发创新、智能制造及精细管理,推动全价值链的降本增效,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24 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仅 10.13%,同比降低1.89个百分点。随着2025年各项降本控费举措的实施以及营业规模的进一步提升,公司力争 2025年期间费用率进一步下降。
问题 11:公司目前已取得 450MW的海上风电订单,请问公司海上风电成本优势和重点布局是什么?
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公司海上风机的样机表现优异,度电成本低。公司注重创新及控费降本,做到风机成本最优才能实现高盈利。公司重点在山东、江苏、广东、辽宁等省份及地区布局海上风电业务,未来也将根据情况布局海上风电制造基地。
问题12:叶片属于风机的重要零部件,对风机毛利影响比较大,请问公司及行业对于叶片的战略是什么?
从目前看,风电整机厂商在叶片制造方面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联合设计、自主设计或代工生产,越来越多的整机厂商倾向于全面参与设计与制造;二是整机厂商倾向于自主制造,尤其是行业前几名的企业,叶片制造比例也逐渐提高,以确保产品质量、供应及投资回报。同时,叶片制造端的质量提升已成为风电行业的关注焦点,各整机厂商都在努力改进以适应市场变化。公司坚持叶片自研自产,这是公司的一个竞争优势,能保证叶片质量的同时,也能确保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