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里都是年味!烟花照亮归途,灯笼高挂重燃“烟火气”,在小城里我这样过年......

大年初六到,笔者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六六大顺,钱“兔”似锦,兔年好运连连!

莫言说,“幸亏思念无声,否则震耳欲聋”。三年了,多少人因疫情无法与亲人团聚,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思念,在癸卯兔年春节到来后,终于使这份牵挂成为现实。

20多亿人口的流动,从他乡到故乡,我最嘴馋爸妈做的热乎饭。隐匿在老巷子里,热干面+胡辣汤式的早餐时常萦绕我的心间。在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笔者今年也终于踏上那班驶向家乡的列车。

全国五千多个火车站,每一站都是无数人的故乡;有家的地方就有温暖,能回家过年真好!

归途:再曲折都值得

回头细想,我已经有6年没回老家过年了,在踏上回家的归途时,心情格外地兴奋。

相比1月12日(腊月廿一日),1月18日(腊月廿七日)的深圳北高铁站的人流量要多不少,洋溢着浓厚的节日归家气息。

全国很多城市与深圳一样,返乡的客流量很大。据央视新闻报道,2023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20.95亿人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99.5%,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0.3%。2023年探亲流占春运流的比重约55%。从出行方向看,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武汉为流出地前五城市,郑州、重庆、西安、哈尔滨、苏州为流入地前五城市。

(数据来源:Wind;央视新闻)

我本次返乡的方向是豫南小县城——信阳市光山县,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河南省南部、淮河上游地区,以教育闻名,不少异地学子慕名而来。

深圳、广州、东莞、韶关、长沙、武汉(信阳上一站)、信阳、驻马店(信阳下一站)等这些城市大多属于京广线方向,高铁将深圳到信阳的时间缩短至6小时左右,从深圳到信阳的高铁几乎必经武汉,人流量非常大,每年春运可谓“一票难求”,今年更是难上加难。

在经历了各种尝试后,我最终决定从武汉中转再坐车回家。虽然回家的方式还可以是火车、飞机、自驾,但火车时间太久,飞机不方便,而京广、京九方向高速公路严重拥堵,所以自驾也充满了不确定性。总而言之,回家的路虽有插曲但也还算幸运。

作者拍摄于1月18日(深圳北站)

迎春:

大红灯笼高高挂,礼炮天空灿烂耀

兴许是压抑太久,抑或是为了庆祝这个来之不易的团圆年,这座小县城的春节气息极其浓厚,首次发现道路的两旁挂起了大红灯笼。

临近年关,商场的人流络绎不绝。19日(腊月28日)我去超市时连购物篮都找不到,只能感叹大家购买力太强了,同时惊叹购物不仅要拼体力,还要拼手速。腊肉、糖果、挂面、馓子、江米条(北方特色)、糍粑、花生瓜子等坚果、馒头、新衣新鞋等等,大车小筐地堆满了年货。

最意外的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部分地区在春节期间允许限时间、限区域燃放烟花爆竹,儿时的快乐又回来了!20日晚间,我随家人散步至一处可放烟花的桥下,仙女棒、旋转升空类、喷花类、吐珠类以及网红烟花“加特林”齐上阵,绽放出五彩斑斓的光芒,大朋友、小朋友都无比兴奋,就连我那2岁的娃对各种闪亮烟花的喜爱都胜过一切。

据笔者本人从一小商贩处了解到,“加特林”烟花售价120元一支;身处浙江的同事以110元一支的价格购买2支。小商贩们纷纷表示,算上运费“加特林”这个价格不算贵,而且今年春节缺货严重。生产“加特林”的华宇烟花表示,2022年公司只完成了“加特林”烟花全年客户订单的60%~70%,2023年订单暂无暇顾及。原因是订单接得太满,以及疫情因素影响生产进度。

另外,新春灯光秀在除夕前紧锣密鼓筹划,大年初一晚的首映现场吸引近万人围观,盛况一览无余。

这十足的年味,热闹繁华的景象,印象中还是小时候经历过。

作者拍摄于2023年春节前后家乡真实场景

(超市、街道、灯光秀现场)

年夜饭:南北合璧,十全十美

再美味丰盛的佳肴都不及那一桌看似平常却又饱含诸多讲究的年夜饭。

今年春节,因为人多,我们家里的年夜饭更丰盛了,凑齐十全十美的十道菜:红烧鲫鱼代表年年有鱼,莴笋鳝鱼汤代表健健康康,粉蒸肉代表丰衣足食,蒜苔炒牛肚代表长长久久,胡萝卜炖牛肉代表牛气冲天,避风塘炒大虾代表节节高升,清炒白菜代表百财聚来,以及各种干锅卤味等等。其中莴笋鳝鱼汤是信阳地区的特色美食,常年身处他乡,这些家常菜真的百吃不厌。

因与湖北接壤,信阳的饮食文化与湖北有许多相似之处,大米饭、热干面等,年夜饭桌均会有各式炖汤,不同的是信阳人爱喝胡辣汤,湖北人更爱吃辣。

同为河南人的安阳同事,因天气严寒他们的年夜饭有不少凉菜;在新疆乌鲁木齐的汉族同事的年夜饭以烧烤、火锅为主,新疆特色食物较少;山东朋友的年夜饭以海鲜和酱卤肉为主;浙江东部的同事年夜饭口感偏清淡,几乎看不到辣椒;湖南同事的年夜饭湘菜风味十足,全家福、干笋炒肉、梅菜扣肉等等;广东潮汕同事的年夜饭也很讲究,白切鸡、广东靓汤、荷塘小炒以及各式客家风味海鲜。

作为中部城市,信阳的年夜饭既有南方特色,也有北方特色,可谓南北合璧。同时,海鲜也不再是沿海城市在年夜饭桌特有的菜品,只是做法略有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预制菜成为餐桌新宠,也有不少人选择预订酒店的年夜饭。但身边小伙伴纷纷表示自己做的仪式感、家乡味更浓。

感谢供图的同事们

(彭玉琼、谢伊岚、林丽峰、王祥、吴紫萱)

以及我的同学和朋友

复苏:

小城消费现代化,全国旅客量陡增

以前正月里,大家都是以走亲访友为主。在引进一些现代化的商业和娱乐模式后,男女老少在这一年一度的春节里,物质和精神消费需求明显提升,直接带动春节档电影的票房收入。

今年春节共有七部电影上映。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大年初一全国总票房达到13.57亿元,含预售票房在内累计突破16亿元。与2022年大年初一相比基本持平,略低于2021年大年初一票房。有分析人士表明,票房下降或与电影票价高有关。就拿我们这里的票价来看,《流浪地球2》、《满江红》票价最高67元/张,比往年同期高出不少。

五部新片首日票房过亿,悬疑武侠题材的《满江红》与科幻片《流浪地球2》排片率分别为33.9%、26.7%;截至1月26日19点30分,两部电影的累计票房分别为21.43亿元、18.37亿元,“神仙打架”局面再现。

作为科幻迷,看电影我的首选是《流浪地球2》。除夕前一天查看大年初一下午该电影的预订情况时,发现某场次上座率超过80%;年三十再次准备预订时,最佳场次近100%的上座率,火爆程度可见一斑。另外,儿童类动画片《熊出没·伴我“熊芯”》也颇受小朋友喜爱,某场次上座率超过65%。

除上述娱乐方式外,疫情放开后,不少人还选择旅行过年,湖北黄冈的朋友去了北京、山东的朋友去了江苏。据悉,我们家乡也有人选择春节期间去云南、海南或就近的湖北、江西旅游。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1月1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保障春节市场供应、促进节日消费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围绕“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营造消费氛围,提振消费信心”及早谋划,把全年定位为“消费提振年”。随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线下消费场景加快恢复,今年消费将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小县城的消费是国内复苏的一个”缩影”。新冠疫情以来,各行各业陷入低迷,促消费对于2023年春节至关重要,上述利好政策以及新冠疫情的“乙类乙管”刺激明显,今年春节期间就地消费、外出消费的规模不断攀升。

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正月初一(1月22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1705.2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49.6%,较2021年同期增长125%以上。

不管是旅客人次,还是消费数据,都在明显向好。希望各位小伙伴们的家庭、事业、生活都能幸福美满;愿每一位游子春节都能与家人团聚;新一年的复苏带来光明无限的未来!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编:何予

校对:姚远

数据宝

数据宝(shujubao2015):证券时报智能原创新媒体。

证券时报.数据宝

证券时报.数据宝

点击查看